加強噪音環境監測,河南開啟加速“降噪”模式
發布日期:2022-08-15 瀏覽次數:2630
廣場舞擾民、機動車“炸街”、居民樓裝修……噪聲污染“充斥”在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近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施行兩個月之際,河南省噪聲污染防治法宣貫電視電話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對河南開啟“降噪”模式后的現狀和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全面介紹。
會議指出,噪聲污染面多點雜,既有來自生產的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也有源于生活的交通運輸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據省生態環境廳統計,去年我省12369投訴熱線共受理環境投訴案件73949件,其中噪聲投訴案件33280件,占比45%,噪聲污染已成為影響人民生產生活的突出環境問題。2021年,全省實施噪聲污染治理企業1424家,投入治理經費近2億元。18個省轄市(區)均劃分了聲功能區,9個市按照要求完成了聲功能區劃調整。
會議要求,在堅持“超標并擾民”的判斷標準基礎上,新噪聲法將“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且擾民的情形納入噪聲污染范疇,并將防治范圍由城市擴展到農村地區。同時,將工業噪聲的范圍從工業設備擴展到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將城市軌道交通噪聲納入交通運輸噪聲管控范圍。
會議強調,省生態環境廳正在積極編制“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鄭州市為試點,開展城市噪聲污染源調查,逐步摸清我省噪聲污染特點和成因。同時,不斷完善工業噪聲排污許可制度,加強對工業企業廠界噪聲在線監控,建立噪聲監測省級網絡平臺,在2024年底前,建成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系統。(來源于鄭州廣播電視臺會面客戶端)